当前位置:仙桃文明网 >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> “丰”景如画满载希望——仙桃市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耕读园秋收见闻
“丰”景如画满载希望——仙桃市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耕读园秋收见闻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王松)满目皆“丰”景,校园秋收忙。11月18日,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耕读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“我们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”耕读园里,"左手虎口握稻秆,右手镰刀斜向下!"马熠桐奶奶边说边示范,银镰闪过,稻穗整齐倒下。学生们围成半圈,模仿着握刀姿势,眼中闪着跃跃欲试的光芒。不一会儿,接力收割开始!学生们弯腰,小手紧攥稻秆,"唰"地割下第一把,依次传递,形成流动的收割链。不过片刻,田埂便堆起金色稻垛。
"要给稻子铺张软软的床!"收割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是晾晒,但见学生们怀抱稻穗奔向晾晒区,小心翼翼将稻束摊在油布上。现场有老师“支招”:“让每粒稻谷都晒到太阳!要翻动!”学生们每隔两小时翻动谷粒!
最神奇的变形时刻到来!金灿灿的稻谷如何变成碗中的米粒?脱粒大作战正式开始!学生们抡起稻束奋力甩向板凳,"啪啪"声此起彼伏,学生们边甩边吆喝:"我的稻谷在跳踢踏舞!还仔细拾起溅落的谷粒:"一颗都不能少!"
"出米啦!"乳白的米粒瀑布般倾泻,学生伸手接住温热的米粒,"像珍珠在掌心跳舞!"碾米机的轰鸣仿佛丰收交响曲。称重时刻全员屏息。"出米率67%!"老师宣布结果时,学生们欢呼雀跃,捧起新米轻语:"每粒米都是大自然的礼物。
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不少学生在记录中写道:“弯着腰收割才半小时,汗水就湿透了衣背。看着掌心磨出的红痕,我终于懂得‘粒粒皆辛苦’的真正含义,以后定会更加珍惜碗中的米饭。”
沔阳小学前通路校区相关负责人邢军华表示,“从青秧到金稻,从谷粒到白米,学生们在躬身体验中读懂大地的语言。我们要坚定种粮的信心与决心,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,希望来年一样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”
这个秋天,学生们在田间收获累累硕果,也许下对未来的希冀:最珍贵的课堂永远在田野之间,最朴素的劳作中蕴藏着最深刻的智慧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