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遇中秋 家国共欢庆
袁家口访古——老码头一天涌入5万游客
“买2个尝尝,再打包6个!”10月1日,干河街道袁市村“袁家口码头”开街,人气火爆。一间马赛克墙面、白绿瓷砖装修风格的梁记水煎包商铺前,长队排起。
铁锅里,热油吱吱作响,白胖煎包在锅里翻滚,香气四溢。梁吃华和老伴忙得不可开交,儿子梁辉休假从武汉赶回来帮忙。“从早到晚都没停过,卖了300多个。”梁辉笑着说,“如今的老街,比儿时记忆里更热闹。”
夜幕下,烟花腾空、花船演艺、舞狮闪现、电音震耳……当日超5万人次涌入“袁家口码头”老街游玩。民国风情街区内,40家商户招牌林立,150多个流动摊点铺展。仙桃特色食品展示馆、壹号码头餐饮、碧潭酒展厅、花朝记汉服旅拍……文旅新业态与市井烟火交织,游客恍若穿越。
袁市村,为何能掀起如此热潮?追溯史籍可见端倪。作家张至贵在《袁家口往事》中记载:自明清时期起,这里便是集市,先后称“马七里”“袁家口”,至今已有500多年。老街绵延千米,六巷相连,商贾云集、人潮如织,被誉为“沔阳小汉口”。
去年4月,袁市村启动改造。设计施工团队以《袁家口往事》为蓝本,将古街巷道、水乡港口、田园村落等元素相融,着力复刻市井场景。如今,吊脚楼群、看台码头依次落成,沔阳花鼓戏、魔术杂技、舞狮快闪等节目轮番登场,游客沉浸式体验“吃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于一体。
“这是越湖小院,是村里的网红餐馆。这边是水上会客厅,环绕着一池荷花。前面是农产品展示区,以后专卖村里的农特好物。”村干部王泽红,主动带领市民游客一路讲解。“改造坚持‘农文旅’融合,既保留民国风情,又满足游客需求。”
“来,欢迎免费试吃。”仙桃特色食品展示馆内,库姆巴特、华美月饼、顾大嫂食品、贤哥食品等10家企业集中展示近百种休闲食品、饮品与农特好物。负责人胡亮介绍:“展出的全是干河食品产业园内的明星产品,很受游客喜爱。”
壹号码头同样火爆,餐馆紧靠通顺河,仿古风貌底蕴十足。“爆满!全天接待了40多桌食客。”老板王敏在城区经营着一家餐馆,老街招商成为首批入驻商家,“现在招商政策好,免3年租金,老街生意爆棚,忙得也开心。”
“民国风还原度很高,吃喝玩乐体验棒极了,明天还要再来!”定居成都回仙桃探亲的左泽明感叹。“上次来是看龙舟赛,这次来买了不少仙桃土特产。”来自荆州的游客杨惠,拎着袋子扫货满载而归。
不仅游客乐在其中,村民们也切身受益。4组村民许先珍一边在餐馆务工,一边经营小卖部,她说:“家门口就能挣钱,日子比以前更有盼头了。”
开街前,袁市村水上会客厅、越湖看台、陶然乐园等已逐步落成运营,咖啡馆、杏园土家寨、乡村唱吧等新业态相继入驻,成功举办了唱歌比赛、夜跨年、摄影采风、文明集市等20余场活动,正焕新再现昔日“沔阳小汉口”的繁华。(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刘贤双 图/ 记者 郑恒)